「妳想喝什麼?#我想呵護妳。」
第一次看到這行字,
就覺得寫出媽媽對孩子的心聲呀~
(明明是談戀愛用的。😆💕)
這篇想來聊一開始接觸中醫育兒的事。
一開始是跟好鄰居們一起帶孩子們看中醫,
謝謝妳們的推薦。
雖然知道家人們會有疑慮,但是那時2歲的柔寶寶每到夏天都出濕疹,臉和手都有,手在那年嚴重到曬完太陽滿手都是,看著她會癢又忍耐不抓的努力模樣,媽媽心裡超級心疼,就這樣決定去嘗試中醫,從根本解決。
柔寶寶第一次看中醫是看紫苑的陳醫生,很溫柔的陳醫生看過她後說她不是過敏體質,而且2歲還小先不用吃藥。
但是需要「戒掉牛奶」(無論鮮奶或奶粉都是)。
那時我有請教醫生飲食上該注意的地方,
醫生說可以用豆漿加一點黑芝麻粉代替。
(後來柔姊喜歡加有點甜味的黑芝麻醬)
日常飲食也要注意,炒蔬菜或湯要放些蔥薑蒜去寒氣,水果少吃一點,屬性太寒涼的盡量別吃。
(有看過 #兒科三百首 的賴醫生說水果一天是小孩1個拳頭的量,平日我們盡量控制在0~2個拳頭內,寒涼屬性的會盡可能避開不吃,像是柑橘類我們家三個女生都不太能吃,被三位醫生都說過。)
就這樣我帶著「戒掉牛奶」的處方,回家努力之後,
✨柔姊就再~也沒有發濕疹過了,超~神~奇,對吧!✨
所以現在除非假日或夏天很熱偶爾,柔姊才能喝一點牛奶,下雨天我覺得不行,濕氣很重,喝多會咳。
(上網查過才知道牛奶是蓄濕氣的食物。)
因為這個神奇經驗,柔姊的幼兒園時期和小一都是去請陳醫生在看顧,感謝醫生。💖
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次小班柔柔得腸病毒,
看完西醫後她發高燒,我覺得要是喉嚨痛還讓她吃冰冷食物可能會更糟,就帶去給陳醫生看。
那次當然就要乖乖吃中藥啦~柔姊很配合,她小時候是跟她講吃了就不痛會變好,就會乖乖吃藥的孩子。
(現在是非藥錠不可。🤣)
而且陳醫生還教我可以自己煮綠豆湯,綠豆要泡過,但殼不用煮破,放涼給孩子喝。(後來上網查綠豆湯可以清熱解毒,大長今裡也有用過。)
後來柔姊一兩天就好了,只燒了一天和喉嚨痛一天,超神~~後面幾天都在家活蹦亂跳。😆
之後便按照陳醫生的日常飲食教導和用藥,柔姊幼兒園跟小一上都很少生病,少到爸爸以為她不會生病,後來因為爸爸覺得可以多吃點冰(喂),柔姊小一下才身體變差。(已經唸過他,他看到小孩生病也很擔心,後來都不會這麼做了。)
我個人則是有段時間支氣管很糟,有請陳醫生幫我調養了大概一兩個月。
一開始覺得痰變少、咳也變少,大部分都是改善的感覺,但是喉嚨裡有個點越來越癢,直到最後一兩天那個點很癢就一直咳,本來豪哥說別吃藥了,但我知道大部分情況有好轉就繼續,隔天咳出一塊半個指節大的塑膠片!
(帶點Q的硬度,總之不是一般的痰~)
我傻眼看著它很久,接著發現自己喉嚨完全不癢了,超舒暢~才意識到那不是塑膠片,是老痰呀!(大驚)
繼續吃藥過幾天後,鼻子也擤出類似的東西,形狀是細長型的塑膠片(黏裡面很久的老鼻涕啦XD)。
坐月子時期陳醫生也幫我顧得很好,頭痛少很多很多,生理期也很順。(後來是自己太累才又傷到身體,飲食跟睡眠還是很重要。)
再後來是因為時間、芯芯不吃藥、和家人希望有聽診,才找到詠恆的許醫生,上學後又因為時間安排遇見雅丰唯心的劉醫生。
非常感謝三位醫生這些年來對我們家的照顧。💖
這次之所以會寫三位中醫生的介紹,是因為中醫社團「邪教私人招待所」的教主邀請,希望我寫一下推薦這三位中醫生的原因,也是我之前一直想寫卻沒空整理的文章。
很感謝教主長期宣導中醫育兒,很無私地希望更多孩子們和大人們都能更健康。
也很感謝當初推薦社團、中醫粉專的朋友們,
還有在社團裡願意分享的網友們。
社團裡有很多寶,像是「各地的推薦中醫名單」,
或者是各種照護的討論與分享。
很推薦對中醫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們加入唷~。
最後,則是回應過朋友們對尋找中醫的疑慮。
我個人覺得先找「有健保的中醫」較安心,
接著是「時間距離上較能配合的時段和地點」,
長期調養時較能堅持,然後,便是「醫緣」了。
也推薦各位我比較常看的中醫粉專:
「兒科三百首」 「本末中醫」,
謝謝各位醫生平日的分享,受益良多。
祝福大家都健康平安,報告完畢。💖✨✨✨
本系列之後會上架blog,方便大家搜尋。
#中醫育兒 #竹北中醫 #中醫
#紫苑中醫 #詠恆中醫 #雅丰唯心中醫診所
#兒科三百首 #本末中醫 #邪教私人招待所
#Janie的愛生活
拍照地點:#airkiss 竹北店